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

【老師也要學不停】許育健教授~閱讀教學2

👀複習閱讀教學1~https://sunnyteaching680228.blogspot.com/2021/12/blog-post.html 

【現場老師的提問~帶著好奇或目的來學習】

Q1:閱讀教學有沒有sop流程......

A1:所有的教學都沒有sop流程,都有更好的教學方式,與其思考sop流程,不如說是思考閱讀教學的原則,可以依據不同的文體來思考探討。

Q2:如何提升孩子在閱讀測驗的表現?

A2:測驗成績不理想,可以先思考評量內容選擇的適切性,再細究錯的題目是哪個層次的問題,才能來決定教學的策略。閱讀評量可以分為二部份:閱讀的內容和閱讀的方法,在測驗中都可以有不同的設計。

Q3:如何提升學生回答推論、詮釋整合問題的答對率?
A3:可以分兩部份思考,先看孩子基本能力有沒有問題,識字量達1800字就不會有閱讀上的困難,以課綱的規範來說,大概是四年級。再來處理篇章脈絡情境的理解,包括句子有沒有隱含的意思等。

Q4:學生能擷取訊息,但是要由事實性訊息進行推論時,常常推論的想法依然是停留在事實性訊息的階段,老師該如何指導?
A4:因素很多,也取決於學生過往的閱讀學習經驗,要提升學生理解的經驗,才能慢慢去思考推論。

Q5:洪蘭老師在書中提到不建議寫閱讀學習單,請問對於閱讀學習單的使用上有何建議?分寸如何拿捏?

A5:學習單不等於作業單,學習單應該是透過這樣的材料達到學習的目的,以國習來說,若是上完讓孩子回家寫,那就是作業單,若是在課堂上習寫,搭配課文來討論,促進學習。學習單若運用得宜,在適當時機使用就是課堂上的好工具,若只是抄寫就沒有意義性。

Q6:評量會不會扼殺孩子的閱讀興趣?
A6:若閱讀只和寫閱讀測驗聯結,沒有閱讀的樂趣,就會扼殺孩子的興趣。若是換個方式進行,讓學生先看完再討論,也可以促發孩子不同的思考。評量和閱讀興趣沒有必然的關係,而是作法的問題。

Q7:在合併意義段落時 ,老師如何引導學生從意義段落歸納出上層概念?
A7:段落間的關係大概可分總分、順序、因果等,需要先引導孩子以篇章大概念分成幾份,再往上抓取段意,以簡單的短語來概括。學生歸納時,只要符合內容也邏輯合理,就可以。

Q8:如何引導學生科普閱讀?
A8:科是科學,普是普遍,因此科普閱讀的目的是把生活中的現象,再以科學的原理思考,讓科學知識普遍化。以教學的角度而言,可以先檢視是否有好的文本,讓學生會想往下讀,是否解決問題,再聯結生活週遭經驗。

Q9:教師在閱讀教學中、後,要怎麼檢核?
A9:可以透過說、寫、做這三件事讓思考可見,評估學生是否有投入於課堂中。

Q10:閱讀時,有時孩子會碰到不懂的字義或詞意,為了能夠流暢閱讀,在不影響閱讀理解的狀況下,平常不會要求孩子逐字找出字義或詞意。然而,孩子上國中之後,常會碰到一些要判斷題目、選項引號內字義或詞意相同或不同的題目。請問平時閱讀教學時,該怎麼處理這方面的疑問?
A10:(1)教孩子真的讀懂題目的方法(2)國中要求的是精準,要從幾個正確的選項中選出最適切的選項。

Q11:數位閱讀的教學指導和紙本閱讀有何差異要注意哪些地方?
A11:先找出兩者的差異,再由差異中找出教學的重點,雙閱讀最大的不同是呈現的形式,在不同載體上的差異。數位閱讀和紙本閱讀不同處,包括:超連結、圖片、影音或者是動態內容等。如何發揮數位閱讀的優勢,並降低數位閱讀的困擾,就是指導學生進行數位閱讀的核心要點。

【閱讀素養教育】

閱讀課不等於國語課,所以十九大議題中才提到閱讀素養教育,強調的是歷程、媒材、情境脈絡、態度,以下關於閱讀素養教育內涵摘自議題融入說明手冊:


一個有閱讀素養的讀者 ,乃是一位具有批判思考能力的讀者, 他能體察不同的社會、文化情境脈絡的差異了解如何與文本、與作者、與環境及與其他讀者進行交流解決閱讀理解的問題。另一方面 ,一個有閱讀素養的讀者不但能積極主動反思、批判文本的內容 以此建構自己的知識;也能以閱讀為利器,實現個人目標、增進知識、發揮潛能 並參與社群活動 貢獻所長。最後, 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,一個有閱讀素養的讀者應該發展樂於閱讀的態度, 更應發展檢索文本 、 取得資訊及判讀資訊以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因此 閱讀素養教育應包含培育學生運用文本進行批判思考 、解決問題 、 建構知能 、社會生活及善用資訊等能力 。

【閱讀與教學】


脈絡有分成實和虛,實的包括引導的老師、一同討論的優讀者、教室佈置等,虛的部份是看不見的閱讀氛圍,就如同很多人喜歡在咖啡廳讀書一樣,教師也可以在教室設置舒服的閱讀環境,由外而內的影響學生。而小組的分享與互動是促進理解是重要的基礎,在進行閱讀教學時,一定要留時間讓學生討論分享,分享是說出來、寫出來,互動是聆聽、比較、回應,只要有充份的互動,就能提升閱讀成效。在教學的現場,大多是教師提供給學生閱讀素材,因此教師要能給予孩子題材多元、形式多樣的素材,拓展閱讀的廣度,豐富孩子的閱讀經驗。








在閱讀教學中,我們應該讓學生/讀者可以:








在不同的學習階段,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扮演的角色也會改變,低年級比較是示範者,到高年級越是支持者。








【閱讀理解教學的重要原則】


1.在提供完整的文本時,可以把教材和原文比較,但沒有優劣之分,因為兩者之間的目的不同,一個是強調文學的欣賞,另一個語文能力的學習。
 2.學習單不要只是抄名言佳句而已,更重要的是展現讀者的所思所感,讓思考被看見,感受到自己的學習成果,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,可以讓閱讀教學更有效。
3.整體的閱讀教學,不能只教內容,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學以致用的方法。











以提問的開放大小來分類~

【聚斂性問題】:通常為了檢核是否讀懂文本,可包含直接提取、推論等。
例:文本中提到了什麼事情讓弟弟決定勇敢去嘗試呢?
【半開放問題】:不論怎麼回答,都會扣合題幹回應。
例:弟弟是一個勇敢的人,請你從文章中找出兩個證據。
【擴散性問題】:雖然與文本無直接關聯,但可以促進讀者的思考。
例:如果弟弟不選擇那條路,依弟弟的個性推測,他未來會發生什麼事?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【108課綱教材開箱】六年級三家版本國語一課一重點

👉👀延伸閱讀:五年級三家版本一課一重點  https://sunnyteaching680228.blogspot.com/2023/11/108.html 康軒版六上語文讀寫重點統整表 課文 語文讀寫重點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