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

比例尺應用~畫出班級平面圖

小時候我最討厭數學,可能我太不喜歡死背,一定要弄懂原理原則才甘願,光是植樹問題,就讓我一個頭兩個大,一直搞不清到底要+1、-1,還記得我一直打電話給同學反覆問相同的問題,現在回想起來,真佩服我同學的好耐性。這樣的成長背景,讓我現在教數學時,特別注重理解、實作,希望學習不要只是紙上談兵。

最近在學比例尺,我們今天實際量一量教室的大小,再把它縮小畫在紙上,算出最適當的比例尺,最後要做出教室的平面圖,孩子動手動腦後,不禁大聲疾呼:「原來當建築工程師真不容易啊!」

讓數學和生活發生連結,真的好好玩啊!期待明天繼續完成~








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

【班級經營】聖誕快樂什麼?

今天是聖誕佳節,在歡樂的交換禮物過後,我讓孩子們圍在一起思考節日的意義、送禮的心意,孩子們都同意能和心愛的朋友、家人一起過著平凡又幸福的每一天,就是最珍貴禮物。然而,畢業已經倒數,每過一天,大家相處的時間就少一天。孩子們長期相處感情當然好得沒話說,但大大小小的摩擦也未曾停過,也許是無意的一句話卻讓同學難過,也許青春期的自尋煩惱而造成猜忌,也許是各執己見的互不相讓......種種的不愉快在彼此內心角落也許還留下小小的芥蒂。

我想幫助他們真正放下過去,才能擁抱未來,因此我要求每個人必須要寫三張小卡片:一張給自己道愛、一張給好朋友道謝、一張跟想說抱歉的對象道歉

製造快樂、說聲祝福很容易,面對傷口、說聲抱歉卻是艱難(尤其對青春期自尊心高的孩子而言),但如果我們可以說抱歉,表示我們和過去不懂事的自己和解,這就是成長的第一步,我們也會因此而成為更柔軟的人~

今天,我看見許多孩子願意低下頭,誠實面對自己、勇敢面對他人,我相信這樣的聖誕快樂會讓我們的內心更平靜、更踏實,更能好好迎接新的一年。







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

蝶豆花茶變變變

夢幻的蝶豆花茶已經引起好一陣子的旋風,
一直很想試試如何來製作漸層飲品,
趁著配合國語十二課最好的味覺禮物,
就決定要給孩子親手來體驗一下啦~
先讓孩子利用平板上網查一下蝶豆花,
有個初淺的認識,
再觀賞如何製作的影片。


先觀察蝶豆花的外形,
再觀察蝶豆花在水中的顏色變化,
很快的,孩子們會發現~泡得越久,顏色越深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第一種做法~蝶豆花加牛奶
這根本就藍天白雲的夢幻組合啊~


 但千萬別以為很好做,
有的組別因為忘記帶冰塊,
導致蝶豆花和牛奶很容易混色,
而無法成功製作漸層的感覺,
雖然結果失敗了,
但孩子們從中發現了成功的秘訣,就是學習最可貴的價值了~
班上有個小博士,在同學失敗後,
就立刻就和大家分享顏色漸層的秘訣就在液體密度(這就是為何加糖的原因,可以改變液體的密度),沒想到原來製作飲料,裡面還藏有科學的秘密呢!!


第二種~蝶豆花檸檬蜂蜜茶
先擠出檸檬汁,
再加上蜂蜜攪拌均勻,
接著放入冰塊,
最後慢慢倒入蝶豆花茶,
蝶豆花就變成了紫紅色~





等DIY完成後,
我利用Fact- Feeling -Finding- Future和孩子討論查到的資料、今天的發現和感受、未來想做的嘗試。
意外發現,4F策略也挺適合做實驗後來歸納統整。






就這樣,蝶豆花帶領我們經歷一場科學與美食的冒險之旅~

2018年12月3日 星期一

【高年級國語】六上 最好的味覺禮物

一直都很喜歡張曼娟老師的文字
簡單的文字,卻有飽滿的情感
帶著孩子們一起讀偶像的文章
有一種世代傳承的感動~

這篇課文時間結構為:今—昔—今,
一開始先描述環境,利用情境導入打鳳梨汁事件,
再透過聯想回憶童年的味覺經驗(芭樂事件、李子果醬事件),
接著串連現在的味覺經驗,貫穿整個主題,
最後段畫龍點睛指出只有自己動手做的食物才是最好的味覺禮物。
在備課時就已經規畫好,
一定要讓孩子動手做和動手寫,就能同時達到本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。


先讓孩子預測內容~

再利用十分鐘一起字詞解碼,這部份六年級的孩子大部份都具備這樣的能力,比較像一個檢核的過程。




請孩子利用表格就可以快速梳理內容,再帶出主旨。

接下來就花比較多的時間聚焦在寫法~
讓孩子先切句,再思考作者寫作的順序。
接著立刻帶入生活情境,一同觀賞溫室採收蔬菜的照片,請學生發表。
有了課文的鷹架和照片的輔佐,孩子們很快就能發表很多好句子,
動作的部份,可以提醒孩子要多運用不同的動詞,比如:摘、採、剝、拔、挑等,讓動作的描述更細膩到位。


第二個事件因為回到過去的回憶~
所以我讓學生要抓住關鍵字:
哪些文句讓你知道作者回憶童年?我彷彿又嗅到童年水果的味道
哪些文句讓你知道作者又回到現在?那時候......
中間在描述料理食物的動作因為和上一段類似,所以孩子這段也就會寫了。

第三個事件也是寫對食物的回憶,但多了對比的手法,先寫李子的酸,再運用反差,寫出李子果醬的甜美。


最後歸納可以從哪些方式來寫美食。
再一起帶著孩子親手煮一碗好吃的泡麵,配上親手種的有機蔬菜,就是最美好的泡麵時光了~


因為有感受、有方法,所以這篇文章寫起來又快又好,令人驚喜~












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

閱讀社群~寫作序列:寫句


今年學校的閱讀寫作社群轉型成產出型社群,我們一起研討課綱,想設計有序列的寫作課程,成為未來校訂課程的基礎。這一次,我們選擇把腳步放慢,

每次都會有好幾個夥伴針對同一個主題設計學習單,雖然概念相似,學習單看似大同小異,但只有自己設計過再來看別人的學習單,才能辨別差異,思考細節。

而且每個老師學習單設計的難易度不同,正好可以成為一個初/中/高的學習階梯,提供老師們未來教學更多元的教材選擇,讓拔尖扶弱都能兼顧。

美好的週三下午,一群人,一起圓一個夢,好滿足~
第一次~我們先讀課綱,再搭配課文,找出低年級教學重點
回去後大家各自設計~

第二次,我們輪流讀別人的學習單,並利用便利貼寫上自己的想法,給予回應,或直接口頭簡單交流。

歸納~為了更符應課綱,希望未來學習單可以明示教學重點,內容設計可以更結合生活情境,學習表現呈現也更多元,再加上學習評量,讓學習歷程完整,且可以自學。




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

【高年級國語】東海岸鐵路

寫景的文章孩子並不陌生,
但寫景的文章對孩子來說一直是相對困難的。
孩子普遍的問題是不懂得如何"小題大作",也不懂得如何"細描",
所以這一次我就是想帶著孩子仔細反覆讀課文,學習寫作手法,因為讀懂更能寫好。









請學生找一找3~6段第一句,很快的就能發現文章是按步移法來寫作。

考量孩子生活經驗不足,可以找了許多輔佐資料幫助他理解文章,包括火車沿線站名,包活實景照片,才能讓孩子身歷其境的去感受。









一邊帶著孩子討論,一邊完成這張學習單,可以幫助孩子更理解文意。


配合環境教育,我們剛好到鹿角溪溼地拜訪。


潺潺溪水聲彷彿在唱著歡迎我們的歌曲~




一路聽著導覽,更了解溼地生態。


最後還讓孩子們來個"水中大驚奇"的體驗,竟然有人撈到"水蠆",可惜我的相機不給力,實在拍不出那個可愛的模樣啊~


回到教室,立刻請孩子再回憶溼地風光,並找一找課文用了哪些寫景方法?搭配我們今天看到的景物再選擇適合的手法練習運用。








再讓孩子自己個人練習。



最後要孩子做成一本可以展開的小書,就像是旅程的開展。
每一個小景點之間,再運用過渡句連貫起來。


搭配上簡單的插圖,就是一本簡單的小書了~













【數位協力培訓三】夢NAI創課與SAMR模式~優履工作室(蘇淑菁老師)

  【UBD重視理解的課程設計 】 1.先決定終點 2.再決定評量 3.設計學習活動 【TPACK檢核教學指標 】 1.科技是使用來引起動還是習得概念? 2.科技是使用來淺碟式學習還是發展高層次能力? 3.有多少單元可以使用這樣的科技? 4.科技是使用演繹法還是歸納法學習? 【P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