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3/12(六)
講者:許育健教授
可以搭配影片觀看筆記:
🗣Part1:https://youtu.be/iqGvCDhMf6Y
🗣Part2:https://youtu.be/cRv-qV8siCA
【PISA文本類型】
1.連續性文本:故事/小說 、散文/劇本
2.非連續性文本:文字/圖表、說明書
3.混合文本:雜誌、網頁
連續性文本
【連續性敘事文本=故事】
低年級最常接觸的文本就是詩歌和故事,所以不論任何版本都是從讀故事的樂趣開始。若使用的教材是不同課,但課與課之間的情節連貫、人物固定,就是連續性的敘事文本,好處是可以減少讀者在閱讀時減少負擔,讓學生容易接觸親近複雜的文字符號。
【為什麼要從故事開始學習?】
在還沒接觸正式教育之前,孩子其實不論是在遊戲、看卡通、讀故事中,其實都在接觸故事,故事裡不同的情節變化,可以激發閱讀本能。此類文本可以促發學生主動閱讀的動機,讀久了,其實就會發展出閱讀的基模,帶著主動的好奇去預測並在閱讀過程中自動修正,並提升對敘事文本結構與內容的認知。
不要急著拆解文本或練習語料,更重要的是引領學生對閱讀擁有渴望,帶著對文本的期待來學習。
【連續性文本要如何教學?】
連續性的課文在同一單元呈現,建議以總分總的方式,配合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教學。
寫故事的人背後其實都是想要探究一個主題,為什麼要說這個故事?事件反應了什麼議題?其實都是在呈現不同的主題,可能是勇氣、情感、好奇、批判......,等孩子對主題有概念後,便可以此為基礎再進行延伸閱讀,以文本出發,再離開文本,去探究更廣闊的世界。
【故事教學的重點】
類別:生活故事、自然故事、歷史故事、民間故事、童話、寓言、小說等。
故事元素:人物、場景、情節。
不同的場景其實就會形成不同的故事類別,如果場景是生活地點,就會形成生活故事。而時間的演繹就會形成情節,也是最吸引人的部份。
長篇故事:若是長篇故事,重視的就是事件與事件的關係(連結),其實閱讀的歷程就是在了解各式各樣的關係,若因識字量不足時,可能就會產生讀不懂,無法理解故事脈絡。
故事教學的目標:
1.興趣
2.理解:運用教學的策略協助孩子解決閱讀時遇到的困難
3.回應:如果寫故事的人想要透過故事表達什麼,讀者讀後可以回應作者創作的目的,讓回應文本可以重視作者背後的目的,更重要的是提升讀者的參與感,讓閱讀與讀者的生命歷程交會,產生共鳴。
【故事的文本分析】
可以從見樹和見林兩個面向來看
見林:故事的整理理解(主要情節)>字詞句的理解
故事一開始發生什麼事?後來怎麼了?最後結果是什麼?
我們可以快速簡單的摘要故事大致輪廓,過程就算遇到不懂的字詞,也不影響理解文本,可以先略過。
見樹(可以視為一個事件):問題(背景)、反應、行動、結果
看第二次時,可以關注故事的細節,較長的篇章是很多事件的組合,因此每一個事件都可以單獨來看問題、反應、行動和結果。
整體觀照:關係~事件關係、轉折意外
關注在故事整體事件間的關係如何去安排,若能多思考作者的書寫脈絡,未來有機會要寫故事或分享經驗時,就可以掌握如何描寫,就算同樣一件事,都可能因為不同的描述而有不同效果。
回應:讀者對文本的回應(感受/省思)
較偏向感性的回應,與詰問作者不完全相同,詰問作者會問為什麼這樣寫、故事裡的人物是否是真人真事......,較偏向理性的梳理。
【讀故事時,心理的歷程為何?】
以一個不可思議的夜晚為例。
初看【標題+圖】
在閱讀過程中~運用了預測、提問、釐清、摘要的閱讀策略。
【交互教學法】
【交互】包含了教師和學生的交互,讀者和文本的交互,在閱讀過程中閱讀策略的交互運用,在交互教學法中老師的放聲思考和小組討論就非常重要。
摘要是個複雜的技能,所以必須花費較長期的時間練習,無法一朝一夕之間練就。可以從故事重述開始,也可以利用下面的故事結構提供學習鷹架,讓學生感受到把複雜的內容縮減的歷程,或是透過小組討論幫助學生學會歸納。
【課例~翰林版好奇動手做】(因版權問題,略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