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感謝早上300多人一起上線陪我解鎖新講題❤️
為了感謝大家給我這麼多的鼓勵和回饋,於是我把今天的精華內容做成縮圖跟大家分享,也感謝婷誼老師把我今天的課程做成筆記,真的實在是太感動了!
🔔小小提醒:筆記的方式很多種,沒有最好只有適用,今天我是以文體跟筆記方式搭配做分享,讓大家可以更快掌握筆記要領,其中心智圖範圍很廣泛,只是我用在說明文上做舉例而已喔~
附上用canva ai設計的遊戲,以及可以製作line對話的網站,有興趣的可以玩玩看~
🌈心情折線圖
https://story0228.my.canva.site/#page-PBwyN8mccHrdXvGq
🌈人物關係圖
https://story0228.my.canva.site/dagk-hzrvz4......
🌈製作line的對話框
https://flmg.guychienll.dev/zh-TW
文字和圖表,哪個讓你記得更久?
一開場我就讓老師閱讀一篇關於筆記的文章,請老師回憶重點內容,再與下圖做比較,哪個更容易記得?毫無疑問,是圖表。但為什麼圖表可以深刻?是基於你先閱讀了文字的脈絡,所以覺得圖表能幫助你記憶重點,但若是光看圖表,雖然覺得清楚,但沒有了閱讀為基礎,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前因後果,因此文字和圖表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。
故事情節圖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情節發展或劇情邏輯,適用於文本分析、編寫故事和大綱設計。以《學田鼠開路》為例,可引導學生繪製情節高低圖,以波浪線表示故事起伏,高點代表情節高潮,低點代表情節谷底,這種視覺化方式讓學生能直觀感受故事的節奏和結構,進而提升文本理解能力。
當故事篇幅較長,關注描寫主角的心路歷程時,特別適合用心情折線圖呈現人物心理變化,幫助學生理解角色的情緒轉折。以《荒島上的國王》為例,學生可繪製一條折線圖,橫軸代表時間或事件順序,縱軸代表情緒的高低起伏。
👉教學步驟:
1.劃分意義段~根據人物行動、情節或場景轉換劃分意義段
🔸 教師引導提問:
「哪幾段是不是在講同一件事情?可不可以合併?」
「哪裡的情節有新的轉折?你怎麼發現的?」
「主角的行動、環境或心情有沒有出現明顯的改變?」
2.意義段命名~每段意義段用一個短語命名表達重點
🔸 教師引導提問:
「這一段的重點是什麼?主角在做什麼?」
「如果你要用一個短語來替這段取名,你會用什麼?」
「這一段是描述什麼重點?可以幫它想一個小標題嗎?」
3.思考主角情緒~將每個意義段對應主角的情緒
🔸 教師引導提問:
「主角在這一段是什麼情緒?」
「你從哪些語句或描述看出他的心情?」
「這段主角情緒是高或低?你從哪裡可以知道?」
(若學生有需要也可搭配情緒卡,讓學生選擇最能代表角色情緒的詞彙。通常中年級剛開始可以,但高年級基本上不太需要。)
更進階的應用是「對立心情折線圖」,能同時呈現不同角色的情緒變化。例如,在《聰明的鼠鹿》中,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線條分別表示鼠鹿和獵人的情緒變化,直觀展示兩者的對比與互動。這種對比呈現方式讓故事關係更加立體。
故事梯特別適合情節反覆推進的故事(三次法則)故事,每一階代表一個行動或事件,當故事中出現類似但逐漸升級的情節時,這種筆記方式特別有效。
以《聰明的鼠鹿》為例,故事中鼠鹿多次運用智慧逃脫危險,可以用階梯式結構記錄每次遭遇的挑戰和解決方法。這種方式不僅幫助理解故事發展,也為創作提供靈感。
人物關係圖能圖像化呈現故事中各角色之間的關係與互動,適用於故事分析、歷史人物關係研究等。以《智救養馬人》為例,可引導學生:
在紙上用圓圈代表各個角色,用連線和文字說明表示角色間的關係(如親情、友情、對立等)。這種視覺化呈現讓複雜的人物關係變得清晰,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故事。在《智救養馬人》故事中,因為他的地位特別低,無法為自己發聲,只能等待救援,所以在人物關係圖裡,就是放在最下方的位置。(也可以延伸寫作:以第一人稱寫養馬人心聲)
心智圖可以用來整理各種文體,當然也是處理說明文的利器,特別適合概念整理、創意思考和文本梳理。建議遵循正統心智圖法(推薦孫易新老師的書),以中心主題為起點,向外發散關鍵概念和細節。
以《臺灣的山椒魚》為例,教學步驟可以是:
為提醒學生的心智圖是否完整,可設立評分表,如下:
心智圖評表分 製作老師:陳佳釧老師 |
|||
評分項目 |
評分內容 |
評分 |
|
一、主題 |
主題放中間 |
|
|
|
主題結合插圖 |
|
|
二、線條 |
由粗到細 |
|
|
|
一支一色 |
|
|
|
字多長線多長 |
|
|
|
線有孤度 |
|
|
三、結構 |
層次清楚 |
|
|
|
分支名稱正確 |
|
|
|
簡潔適當的關鍵字 |
|
|
四、插圖 |
插圖配合主題 |
|
|
總分 |
60+評分標題(一個五分) |
|
|
而不是所有的說明文都適合用心智圖,對我而言,總分總結構的說明文(各說明段有相同上位概念且寫法相似時),表格比心智圖更適合,因此再次提醒大家,不同結構的文本可能需要不同的筆記方式。
表格是歸納資訊的有效工具,廣泛被運用在各處,因為議論文通常有固定的結構,所以也特別適合以表格來建立結構概念。以《在挫折中成長》為例,可設計表格包含以下欄位:
下表為三家出版社五上議論文的比較:
面對新聞或需要討論議題時,六項思考帽是我喜歡選用的工具:
不但可以用在社會領域、國語議論文寫作,也可以用在班級經營,以「班上有同學作弊」為例,學生可戴上不同顏色的思考帽,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:事實是什麼、感受如何、有什麼後果、可以提出什麼建議等,培養全面思考能力,減少孩子的偏見。
曼陀羅九宮格結合了擴散思考和聚斂思考,適用於整理重點、作文題材發想和學習計畫制定。它的結構是一個大九宮格,中心格寫主題,周圍八格寫分支主題,每個分支再延伸出細節。
在閱讀教學中,曼陀羅九宮格可用於共讀活動。例如,讓學生每天閱讀固定頁數的小說(我們班都是30頁),在九宮格中記錄關鍵情節、人物發展或個人感受,教師再針對筆記給予回應。這種方式可以保持閱讀的熱度,確保每位學生都參與閱讀,讓教師快速檢核學生的閱讀情況。
文轉圖筆記法特別適用於處理複雜資訊、空間相對位置、細膩動作描寫和古文等。以《送別》和《恆久的美》為例,學生可將文字描述轉化為圖畫或動作定格,展現文中描述的場景或動作,當學生需要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圖像時,他們必須深入閱讀文本的細節,對照圖像的位置、動作等,有助加深理解。
文氏圖是比較閱讀的理想工具,能清晰呈現交集和差異。當需要比較兩個或多個概念時,文氏圖可以直觀展示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。
以比較杜甫《客至》和白居易的《賦得古原草送別》為例,可引導學生從詩歌格式、作者背景、寫作意圖、寫作手法等角度進行比較。
視覺化筆記的魅力在於其靈活性和跨學科應用,例如:
✨ 教學實踐力:記敘文教學實務!
感謝400多人一起上線學習,今天在一小時內和大家分享三招,讓孩子寫記敘文不再卡關!隔天看見恩恩的圖像筆記,真是太驚喜了~經得同意,和大家分享。
記敘文是什麼?
簡單來說,記敘文就是用敘述和描寫的方式,記錄真實的人事物,表達情感(楊裕貿教授)。可為分為敘事、寫人、狀物、記景(遊記)。
敘述: 文章的骨架,讓人清楚了解事件的輪廓。
描寫:豐富的細節,讓文章形象生動。
敘述和描寫的比例,會決定文章的深度和優美度。
課綱中的記敘文重點
低年級:學習順序法,認識簡易記敘文本。
中年級:學習記敘文本的結構、順序與倒敘法,書寫記敘事物。
高年級:進階學習順序與倒敘法。
既然從低年級就要接觸記敘文,那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協助孩子寫記敘文呢?
記敘文寫作妙招
妙招一:記錄生活,低年級寫作起步走
從生活經驗出發,透過「提問」引導孩子聚焦,低年級多用聚焦型提問,再慢慢轉為開放型問題。事件的開頭就用敘述要素,一開始可以先從兩要素(人事)➡️三要素(人事時)➡️四要素(人事時地),讓孩子掌握基本敘事結構。
可以利用運用語文遊戲,例如卡牌抽抽看,增加趣味性。
但造起來的句子雖然很有笑果,卻沒有真正的效果,建議老師要讓學生修改病句,變成通順的句子才對。
等有了寫作方法,便要留意寫作素材,低年級的寫作素材來源最方便的便是善用生活課的素材,不論是吹泡泡、種綠豆等,都是很好的體驗,再結合國語課的寫作方法寫下來。
課文:康軒版的花衣裳,可以讓學生仿寫合作的經驗。
南一版的勇氣樹,可以幫學生創造類似的經驗(如:希望樹、讚美樹、閱讀樹等)
翰林版的加加減減,可以利用字謎遊戲讓學生學以致用。
妙招二:運用五感,中年級寫作更生動
中年級開始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運用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,豐富文章細節。
美食活動一:零食猜猜樂
猜中了就能品嚐美食,啟動孩子的五感,也可以透過表格記錄,並增加一些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語詞,讓句子更通順。
美食活動二:元宵樂
引導學生活動前,中,後的體驗記錄。
👉活動前~看影片做食譜筆記
👉活動中~體驗記錄
👉活動後~思考寫作
可以搭配學習單(句型或語詞讓學生讀文章填寫)、讀報(搭配不同顏色的筆,讓學生關注可以學習的地方,粉色:找出段落開頭順序;黃:四字語詞;捲線:喜歡的佳句)擴充孩孩子的詞彙量。
課文:康軒版四上第八課美味的一堂課
美食活動三:萬聖節妖怪吐司製作
課文:康軒版三下第三課下雨的時候
👉體驗活動:看雲趣、颱風前後的經驗。
妙招三:變換順序,中高年級寫作更進階
中年級學習倒敘法,將結果或精彩處放在第一段,引發讀者好奇。
課文:康軒版四上第三課一束鮮花
例如:一束鮮花,平凡的大俠,舞吧!小飛魚,
高年級學習插敘法,運用「今昔今」結構,讓文章更有層次。
課文:康軒版六上第五課最好的味覺禮物
關鍵問句:你從課文的哪一句知道是過去,用筆把它畫起來。
練習題目:一份特別的禮物。
觸發回憶的媒介,讓過渡更自然。
1031直播網址~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UbR4yU9DSk
這次分享主題是wordwall創意教學好點子,因此開場互動就立刻讓大家體驗一下wordwall魅力~
【搜字遊戲】
和佳釧有關的關鍵字藏在其中,請根據提示找到它們。
( ④ )⒈下列哪一組字的部首不同?
①瓦╱瓶 ②缶╱缽
③粥╱精 ④專╱惠
( ③ )⒉「我得先把功課完成,才能去公園打球。」句子中的「得」字的讀音和意思是什麼?
①德,得到。
②德,應該。
③得,必須。
④得,可以。
( ② )⒊「假日容易塞車,我們要提早出門,□□趕不上火車。」空格中應填入哪一個詞語?
①因此 ②以免
③只有 ④儘管
( ④ )⒋下列哪一句話強調「惜福愛物」的重要性?
①飲食約而精。
②凡事當留餘地。
③毋臨渴而掘井。
④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。
每年家長日,老師們準備簡報時總會思考:該和家長分享什麼? 不分年段,共同必備的分享面向如下 : ✔️ 班級經營理念 ✔️ 課程與學習安排 ✔️ 日常生活與聯繫方式 ✔️親師合作 ✔️學校事務傳達、學期重要活動 然而,不同年段仍有不同的關注焦點, 把握住各年級家長最在意的議題,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