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5日 星期五

【老師也要學不停】夢n講師數位協力計畫成果發表

今天是數位培訓的教案設計發表,
早上是由國小國語和國小maps、song讀一起大組分享,
由楊裕貿教授、陳延興教授給我們點評,
看見不同組別的成果發表是很好的增能方式,不論是課程設計、ppt呈現、口條風格等,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。


👉第一組發表~國小maps課例:孔雀錯了/最年輕的奶奶



教授回饋maps:
1.文本應設在附件,讓讀者更清楚文本內容。
2.以混合教學法的基本流程來看,maps算是變化式,因此可以回歸在混合教學法,在哪個教學環節或教學模組可以進行與maps教學法的抽換,可以稍作說明,會讓初任教師或初嘗試者較容易掌握,以利未來的推展。
3.資源和學習單等素材可以一併提供。
4.不論是口說發表或是寫作教學,如果可以提供教學的檢核標準,在學生執行學習任務時都可以評估和改進自己的學習狀態。
陳延興教授回饋maps:
1.數位效益應該多呈現和強調。
2.整體的課程全貌若先報告,數位工具出現在呈現學習成果的部份,比較看不到如何用數位工具備課。
3.希望可以看見數位工具的選擇和亮點呈現。


👉第二組發表~國小國語課例:在挫折中成長/美如奶奶




課例:遇見美如奶奶 (中年級) 記敘文/寫人

教學活動

數位工具/

數位效益

活動一
識字教學

1.    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「髟」部的意義,並利用教育百科查詢「髮」字的字義與造詞。

2.     小組完成「區」字簡報,截圖上傳Padlet進行觀摩評分。教師進一步介紹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,如課本提到的「少」字可延伸為「吵、沙、炒、妙」等。

3.     小組利用Keynote辨識形近、音近字,完成簡報並進行觀摩評分。

Keynote

數位字辭典

padlet

l   保留學習歷程

l   分組討論後,快速上傳討論成果。

l   分組互學,進行評分回饋。

活動二
詞語教學

1.     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物品數量的描述,探討量詞的用法,再請學生依Keynote簡報進行量詞配對,完成後參考課本核對答案。

2.     小組討論並圈出課文中的量詞,上傳Padlet進行觀摩評分。教師還引導學生利用辭典、拆字造詞和上下文推論理解詞義,圈出課文中不懂的詞語。

3.     小組將討論結果記錄於Keynote,完成簡報並上傳Padlet,組間互相評分。

Keynote

數位字辭典

padlet

l   數量詞對應,圖文對應具體可視化。

l   分組互學,進行評分回饋。

 

活動三
句子教學

 

1.     教師展示「美如奶奶在書店的照片」,詢問學生她在書店會做什麼,引出教學重點,解釋「有時……有時……」句型,展示日常例句情境,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。

2.     學生分組練習,用該句型描述奶奶在書店不忙時的行為,上傳Padlet,再應用此句型輪流描述自己或家人的活動。

3.     評量使用KahootQuizizz進行選擇題和是非題搶答。課後作業要求學生寫段落描述自己有時會做的2-3件事,評估對句型的掌握。

Padlet
Kahoot

Quizizz

 

l 組內共學彼此分享造句內容

l 即時評量了解學生學習情形

 



活動待續https://www.teachersay.com/image/works/T9CQYyyxroTPgi5tEjq2uUyax6NvIqugNJM6FxlH.html


💜楊裕貿教授回饋國小國語:
1.以優化教案而言,在識字部件、多肉莖的辨識的部份,利用四學模式導入,雖然四學沒有固定的流程,但學生學習後缺乏教師導學的部份,可以透過導學提供學生正確回饋,並統整策略的方法以便學習遷移。
2.能力的養成一定要透過重複練習達到自動化,不論是傳統教學或是數位教學時都一要重要。
3.心智圖比較是擴散式的,教學時可以根據文章屬性,來決定結構屬性,大綱的支幹建立怎麼來,可以教孩子找主題句或從細節去歸納,由段落細節統整提取上位概念。

💛陳延興教授回饋國小國語:
1.國小國語呈現課程全貌的方式,是我們比較想看見的報告樣態。
2.數位課程設計的內容如何選擇,是這個主題特別適合嗎?還是可以透過數位工具的導入而提升學生的動機、意願、表現。
3.可以結合數位的工具,讓教學提升加乘的效應。例如:利用ai把自己奶奶的照片變年輕。


👉第三組發表~song讀課例:蘇軾〈江城子˙密州出獵〉
/諸羅美食探索趣


楊裕貿教授回饋song讀:
1.記敘表述的要素普遍認定是四要素,若要結合閱讀理解策略增加因、理等其他要素時,可能要再思考一下。
2.回歸課綱的五大表述方式,文類是詩詞,但翻譯後是記敘文。
3.最後的統整活動是寫遊記,涉及到事和景,但目前還是歸納在記敘文/記事的部份,可以看文章寫作比例來調整教學重點。
4.AI產生作品後應該有檢核點,在創作後更該去掌握是否有走偏或走錯的機制。

陳延興教授回饋song讀:
彼此的交流回饋又讓我們充滿能量,課程設計後一定要後設認知,不斷思考和批判,才能讓自己的教學更精采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【科技展】康軒數位論壇~讓AI成為你的神隊友

  👉AI入口網站 https://padlet.com/sunny680228/ai-kidw24rix7qxa3g5 👉ChatGPT應用於語文課程設計的實例分享 課例~遇見美如奶奶 運用AI進行語文備課STEP1💚找文本亮點 運用AI進行語文備課STEP2💚設計教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