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開學都會透過不同的活動創造儀式感,
今年舊班也是想透過開學禮物給孩子們祝福
但希望活動更有教育性和啟發,所以我是讓孩子們去討論:為什麼老師要送你們這些東西?
可能的意涵和祝福是什麼?
等到孩子發表後,我再回應我的想法,最後才把祝福的意涵寫在黑板上,並讓他們看看我的想法(如下圖)。
之前在備課時,我發現翰林五上第一課的一首詩<立場>,透過日常物品的擬人化,圍繞著不同物品之間的特質,鼓勵人們在不同的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,相互學習與成長。我覺得很適合和開學禮物的這個活動結合,讓學生們去思考如何向不同物品的特質學習,再寫下給自己的期許,因此,我也利用這個機會和孩子們分享下面這首詩。
但我先把關鍵字隱去,引導他們思考誰告訴誰什麼的過程很有意思,他們會從兩者的差異去思考推論可能的答案,讓他們發表完我才公佈原詩的內容,對話的過程是帶著主動思考進入閱讀的脈絡~
立場 /蔡仁偉
原子筆告訴鉛筆要______
相機告訴手機要______
抹布告訴衛生紙要______
海報告訴拼圖要______
鉛筆告訴原子筆要______
手機告訴相機要______
衛生紙告訴抹布要______
拼圖告訴海報要______
原詩:
立場 /蔡仁偉
原子筆告訴鉛筆要堅定
相機告訴手機要專一
抹布告訴衛生紙要耐勞
海報告訴拼圖要獨立
鉛筆告訴原子筆要隨和
手機告訴相機要多元
衛生紙告訴抹布要犧牲
拼圖告訴海報要團結
蔡仁偉的這首詩要講的是立場,但我結合開學禮物,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物品都有各自的特質可以學習,再寫下給自己的一個期許,也是另一個有趣的教學方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