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

【中年級國語】康軒四上 第二課阿里山上看日出


【教學思考點】
  康軒四上第二課阿里山上看日出是一篇遊記,描述作者一家人在阿里山上觀看日出和雲海的景致和感動。遊記主要是要記下旅遊時的所見所聞、所思所感,並針對特殊的事物或景物做詳細的描繪,故文中常見的表述方式多樣,有敘述、有描寫、也有抒情,或是偶也夾帶一些說明。
遊記的文章對學生而言並不陌生,在三上參觀安平古堡一課,已學會依參觀順序的描寫;在三下大自然的美術館一文,除了依參觀順序描寫外,更透過擬人和譬喻的手法,讓靜態的景物更鮮明活潑;到了四年級本課則進一步聚焦動態的景物,若教師以此進行寫作教學的設計發想,教學就會更有層次、更有脈絡,更能練出學生的語文能力。




【向課文學習】
(一)教師可先讓學生從課文內容來討論意義段的劃分,透過思考段落重點的整併,增進孩子對文意的理解,再從課文結構來歸納課文大綱,未來可依課文大綱為寫作骨架。
(二)接著帶孩子一段一段去思考寫作的脈絡,如:既然看日出的重點出現在第五、六段,那為什麼還要有二、三段的存在?如果第一段直接接到第四段會少了什麼呢?透過提問,讓孩子察覺二三段描述日出前的景色:點點燈火、冷風吹來、幽暗的山路、黑影晃動等,都是和日出時的景色:閃耀著金色、圓圓的火球、金光四射,形成對比,經由日出前後的差異,顯現日出時的美麗。
(三)寫景需要有描寫的角度,常見有定點觀察和移步觀察,文中第三段指出「在人群中靜靜的等待」,可以知道作者是定點觀察;描寫景物也要有順序,文章讀來才能層次分明,由第四、五段可知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日出,順著時間的推移,清楚的描摹出日出的變化。
(四)描寫景色的文章,要寫出景物的動態變化,讀起來才會活潑、生動,日出和雲海都是處於變動的狀態,日出的動態是透過細膩描寫顏色的變化讓讀者仿若置身其境,雲海的動態則是運用無窮的想像力讓文句生動活潑。可以請學生一邊讀第五段的文字,一邊以螢光筆畫記有描寫出動態感的文句,讓學生發現連接詞(先是逐漸漸漸)帶出日出的動態變化,再運用顏色摹寫出日出的色彩變化,而第六段則是透過精采的譬喻法讓景色鮮明。 
(五)遊記除了寫出所見所聞的風景,還會寫出作者的心情感受,為了和之前的動態景色區隔,可以請學生以另一色的螢光筆畫出心情感受,讓學生明白寫景也要寫情,才能讓讀者更感同身受。而寫出心情感受除了直接表達「心裡又是高興,又是緊張」、「讓人看得又驚又喜」外,也可以動作「目不轉睛的看著天空、捨不得移開目光」來取代,讓文句更有變化和層次。
(六)最後一段寫收穫感想,以二個具體收穫「日出美不勝收」、「雲海千變萬化」再次呼應中間景色描述。




【寫作教學設計】
(一)教學目標:以動態景物描寫為主,寫出景色的變化。
(二)教學流程:
1.觀察景物:因景物需仔細觀察才能描寫出其變化,建議以各校當地的特色或當時特殊的自然天候為優先,如:校園景色、海景、天空、日升月落、街景、雨景、颱風等。
2.記錄變化:請學生觀察景物時,記錄景色在不同時間點的動態變化(包括:形狀、大小、顏色、光影等)
3.擬訂大綱:請學生參考課文,訂出寫作大綱。
(1)事由起因
(2)時間點1的景色+心情
(3)時間點2的景色+心情
(4)收穫感想
4.練習寫作:請學生依寫作大綱,融入課文的寫作技法,完成一篇動態景物的文章。
5.分享修正:請學生互相欣賞,並再次修正自己的文章。
  

  寫景要動人,不妨帶著孩子先親近大自然,充實學生的生活經驗,細細感受景色變化之美,成為寫作材料,再以課文為師,學習寫作技巧,掌握景色的外觀,並描述其姿態變化,運用適當的連接詞帶出動作的連續性,最後加上適當的譬喻修辭,引發文學的想像,一定能寫出一篇篇動人的好文章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【科技展】康軒數位論壇~讓AI成為你的神隊友

  👉AI入口網站 https://padlet.com/sunny680228/ai-kidw24rix7qxa3g5 👉ChatGPT應用於語文課程設計的實例分享 課例~遇見美如奶奶 運用AI進行語文備課STEP1💚找文本亮點 運用AI進行語文備課STEP2💚設計教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