✨ 教學實踐力:記敘文教學實務!
感謝400多人一起上線學習,今天在一小時內和大家分享三招,讓孩子寫記敘文不再卡關!隔天看見恩恩的圖像筆記,真是太驚喜了~經得同意,和大家分享。
(林恩如老師大作)
記敘文是什麼?
簡單來說,記敘文就是用敘述和描寫的方式,記錄真實的人事物,表達情感(楊裕貿教授)。可為分為敘事、寫人、狀物、記景(遊記)。
敘述: 文章的骨架,讓人清楚了解事件的輪廓。
描寫:豐富的細節,讓文章形象生動。
敘述和描寫的比例,會決定文章的深度和優美度。
課綱中的記敘文重點
低年級:學習順序法,認識簡易記敘文本。
中年級:學習記敘文本的結構、順序與倒敘法,書寫記敘事物。
高年級:進階學習順序與倒敘法。
既然從低年級就要接觸記敘文,那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協助孩子寫記敘文呢?
記敘文寫作妙招
妙招一:記錄生活,低年級寫作起步走
從生活經驗出發,透過「提問」引導孩子聚焦,低年級多用聚焦型提問,再慢慢轉為開放型問題。事件的開頭就用敘述要素,一開始可以先從兩要素(人事)➡️三要素(人事時)➡️四要素(人事時地),讓孩子掌握基本敘事結構。
可以利用運用語文遊戲,例如卡牌抽抽看,增加趣味性。
但造起來的句子雖然很有笑果,卻沒有真正的效果,建議老師要讓學生修改病句,變成通順的句子才對。
等有了寫作方法,便要留意寫作素材,低年級的寫作素材來源最方便的便是善用生活課的素材,不論是吹泡泡、種綠豆等,都是很好的體驗,再結合國語課的寫作方法寫下來。
課文:康軒版的花衣裳,可以讓學生仿寫合作的經驗。
南一版的勇氣樹,可以幫學生創造類似的經驗(如:希望樹、讚美樹、閱讀樹等)
翰林版的加加減減,可以利用字謎遊戲讓學生學以致用。
妙招二:運用五感,中年級寫作更生動
中年級開始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運用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,豐富文章細節。
美食活動一:零食猜猜樂
猜中了就能品嚐美食,啟動孩子的五感,也可以透過表格記錄,並增加一些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語詞,讓句子更通順。
美食活動二:元宵樂
引導學生活動前,中,後的體驗記錄。
👉活動前~看影片做食譜筆記
👉活動中~體驗記錄
👉活動後~思考寫作
可以搭配學習單(句型或語詞讓學生讀文章填寫)、讀報(搭配不同顏色的筆,讓學生關注可以學習的地方,粉色:找出段落開頭順序;黃:四字語詞;捲線:喜歡的佳句)擴充孩孩子的詞彙量。
課文:康軒版四上第八課美味的一堂課
美食活動三:萬聖節妖怪吐司製作
課文:康軒版三下第三課下雨的時候
👉體驗活動:看雲趣、颱風前後的經驗。
妙招三:變換順序,中高年級寫作更進階
中年級學習倒敘法,將結果或精彩處放在第一段,引發讀者好奇。
課文:康軒版四上第三課一束鮮花
例如:一束鮮花,平凡的大俠,舞吧!小飛魚,
高年級學習插敘法,運用「今昔今」結構,讓文章更有層次。
課文:康軒版六上第五課最好的味覺禮物
關鍵問句:你從課文的哪一句知道是過去,用筆把它畫起來。
練習題目:一份特別的禮物。
觸發回憶的媒介,讓過渡更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