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23年4月21日 星期五

主題探究有一套:社會學門知識性文本~陳香吟老師



社會學門的學習重點:

互動與關聯(關係)

差異與多元(差別)

變遷與因果(影響)

選擇與責任(判斷)

這些抽象的概念應該要透過問題引發討論思考,並結合生活情境來教學,如:


值得思考的是常常教學和生活應用因為時間不足而無法確切落實,如:

教師常問「你打了同學,下次禮會不會再犯?」,其實都不太容許孩子有猶豫的時間,太快指引到正確價值觀,這反應了雖然教師在課本中教了很多知識,但並非形成素養,而學生則因為缺乏做情境模擬,學科知識內容難以遷移至生活中。

再以「拿香的習俗」為例,教師或教科書通常都在講什麼宗教有什麼儀式(這都是事實),但解釋為什麽宗教都要有儀式和儀式帶來什麼樣的力量,比教表面的知識更重要。有了概念後,孩子才能有類推的能力。


歷史學科要學的核心:

1.誰寫了這份報導?(互動與關聯)

2.什麼樣的語言被用來描述事件?(差異與多元)

3.有能夠支持及論的更多例子嗎?(變遷與因果)

4.我可以從那些地方得到關於該事件的資訊?(選擇與責任)

從歷史性知識型文本著手:

《少年西拉雅》

1.教師先概覽文本,抓取概念知識點

A組找到的是

-〉跨國買賣、利益衝突、價值觀的衝擊、行動的選擇

B組找到的是

-》尊重大自然的發展、認識西拉雅族的特色

2.選擇這本書的某個印象深刻頁面成為核心問題/主題

A組找到的是

-》促發戴格改變價值觀,決定解救鹿群的原因為何?

B組找到的是

-〉如何讓梅花鹿綿延不絕,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?

兩組選擇的教學重點取向不同,適合不同程度的孩子。

《開闢台灣的先民足跡》

1.老師先概覽文本,抓取概念、知識點

-〉鄭成功打敗荷蘭人、荷蘭人逃走了

2.選擇這本書的某個印象深刻頁面成為核心問題/主題

-》戰爭中如何取得有用情報致勝?


接著請各組報告,老師給上台報告的鷹架:

我們這一組想要探討的主題……,這本書名是……,

我們在書中看見…….事實。

利用主題帶領學生討論,帶著孩子看見事實,思考概念,因為真正的歷史不是記述單一 個人觀點,是蒐集證據,連結關係,看到變化,解釋價值,盼動後續應用,從時間的角度看人類事務。


地理學科要教的是:

1.某些事物的地理位置在哪裡?為什麼在哪裡?

2,人與事是如何聚合在一起,並形成某種地理環境?

3.什麼原因會導致地理分布模式的變化?

4.世界上不同地方有什麼關聯,他們的分布平衡?

地理知識文本可以這樣著手:

以水資源為例,用《世界大全地圖全解讀3》知識型文本為例,讓學生選擇一篇相關的文本,利用九宮格來整理資訊:

1.發生在哪個國家?

2.還有沒有其他相關國家?

3.為什麼這些國家會爭執?

4.爭執的結果,誰比較有優勢?

5.優勢的原因是什麼?

6.如果台灣要幫助這件事情解決,可以怎麼協助?

7.那些立場的人會影響這件事的解決?

8.你預測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解決?


議題教學目的不是要灌輸孩子某一種價值觀,而是讓孩子在理解中形成自己的價值和態度,然後在負責任的情況下選擇合宜的行動。


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討論卡來換位思考:


綜合上述,不論用什麼教學方法教學,社會領域教學不應流於零碎的知識記憶,可以在課本之外,利用主題式知識文本引發孩子探究思考,增強學習興趣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