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

【老師也要學不停】跨讀者:當紙本閱讀遇見數位閱讀~許育健教授

【跨讀者】
學校本來大多以紙本閱讀為主,可以慢慢的開始嘗試數位閱讀,教導學生兩者閱讀技巧上的不同。
無論閱讀方式如何,都是透過閱讀,探索這個世界,也理解自己。
以此目的來區分可為:休閒性的閱讀和有目的的閱讀。

【體驗數位學習~品學堂的線上閱讀理解網站】
品學堂
https://learning.wisdomhall.com.tw/左邊有文章資訊,提供不同觀點的文章,右邊有題目可以測試讀者的理解程度,並提供詳解,以及提示的對話框(如:作答時間太短),比紙本閱讀提供更多的互動功能,換言之,數位閱讀透過細緻的設計,可以提供和讀者更深入的互動,例如許多延伸閱讀的超連結。


紙本閱讀

數位閱讀

材質

紙本print reading

數位 digital reading

閱讀
習慣

左右翻閱

捲軸移動

閱讀
特徵

線性
專注(有利高層次思考、想像等抽象思維)
適合看故事類(紙本閱讀適合大腦建構故事情境)

非線性(可跳躍)
瀏覽(偏休閒性閱讀)
說明文(便利性)
















數位閱讀帶來了大量資訊和便利性,但同時也因不實報導而產生辨別真假的疑惑,所以教師應該提升學生的數位素養,培養學生有分辨資訊真偽的能力。









【數位閱讀的趨勢已不可擋】

2011年,美國電子書銷量首次超越紙本圖書。
Google圖書至今約有三千萬本(2011年的統計)。

簡單的來說我們透過數位,來學習閱讀,也透過數位閱讀來學習。

因為數位閱讀的興起,開始讓我們思考會不會有一天不再需要紙本閱讀呢?
紙本閱讀仍有其優勢,一如<書本的危機>提到:

網路可以同時使用多個程式,導致注意力缺陷般的
焦躁。
相對之下,不連結的書,是一種祝福。
看似印刷品的弱點,反而是強處,
書的安寧與冥思,
正是我們世界最缺乏的品質Codex in Crisis》(書本的危機)

但因數位閱讀已是不可擋的趨勢,身為教師更應該思考如何發揮兩者的優勢,
以推動晨讀為例,若希望孩子透過閱讀沉澱自己,那紙本閱讀比數位閱讀更適合。

【QA時間】
Q1:就中小學生而言,你認為數位資訊辨別最重要的技巧,是什麼?

A:
1.對標題持懷疑態度
2.仔細留意連結
3.調查新聞來源
4.注意不尋常的格式
5.其他

Q2:數位形式的閱讀有哪些?

A:
1.把紙本閱讀數位化(電子書)
2.紙本內容數化位後加上相關連結(教科書電子書中常見)
3.網路+數位(文字、影音、圖片等多形式)+連結


Q3:數位閱讀的優勢為何?
A:依Larson(2010)的研究顯示,數位閱讀可以:

·促進學生的讀寫技能
·延伸讀者與數位文本的連結
·具更多操控文本的能力(可以做記錄、摘要、分析等更多的學習)
·促進閱讀興趣(當學生對紙本閱讀毫無興趣時,也可以嘗試數位閱讀。)

Q4:數位閱讀是否會傷害視力?
A:重點不是形式,而是使用閱讀時間,只要超過眼睛的負荷,都會對視力損傷。
若在課堂中進行短時間數位閱讀,應該不致於傷害視力。

Q5:數位閱讀和紙本閱讀,何者更利我們學習?
作者:Avery Elizabeth Hurt October 18, 2021
(西班牙與以色列針對54項相關研究,總人數18萬人的後設研究)

.數位閱讀看得比較,但紙本閱讀學到比較

以旅行來比喻,跟團的旅行方式很有效率,主動提供了很多資訊,可以在短時間內到很多地方去,但是自助旅行可以慢慢探索,啟動更多元的感官,並與自身經驗聯結。兩者可以說明數位閱讀和紙本閱讀各有優勢,如果要進行探究性的學習,那選擇紙本閱讀應該更合適。

閱讀不是天生的。大腦利用類似辨識臉部的功能,讓人們學會閱讀。
但數位閱讀某些特徵會干擾人們既有的紙本閱讀能力,紙本閱讀的頁面感會比較強(類似大腦的心智地圖) ,數位閱讀的脈絡感會失去,雖然記得內容,但不易記得在哪看到,換言之,紙本閱讀的延宕性較高


不同文本類型也會影響閱讀,故事性文本和知識性文本的知識密度不同,知識密度高時,因為紙本閱讀較專注,所以適合選擇紙本閱讀,但數位閱讀的檢索功能,可以隨時查資料,補足紙本閱讀的不足。

【 ePIRLS】

因應數位閱讀趨勢,我們熟悉的PIRLS也開始改變,下面是2026年的宣傳文宣:
https://online.flippingbook.com/view/71610417/

除了一些沿續過去的內容外,也融入數位閱讀的特徵(以下標紫色):

-------提取訊息----------

*確認並檢索與特定閱讀目標的相關資訊
*尋找特定的想法
*尋找詞語的定義
*確認故事的背景 如時間和地點
*尋找主題句或主要內容(有明確陳述的)
*確認圖表中的特定訊息,如圖、表或地圖

-------推論訊息----------
(來不及筆記,哭)

-------詮釋整合----------

*辨別文章的大意或主旨
*思索人物另一種行動的可能
*比較與對比文本資訊
*推論故事的基本設定
*詮釋文本資訊在真實世界應用的可能
*比較與對比文本或網頁內或彼此間資訊的差異

-------比較評估----------

*判斷文中資訊的完整性或清晰度
*評估所描述的事件真正發生的可能性
*評估作者的論點改變人們的想法和行為的可能性
*判斷文本標題反映主題的程度
*描述語言特徵的影響.例如隱喻或語氣
*描述文本或網站中圖形元素的效果
*確定文本或網站的觀點或偏見
*確定作者對中心主題的看法
*評論在網站上查找資訊的難易程度
*判斷網站信息的可信度

【 ePIRLS的結果解讀】

1.前6名的國家都是 ePIRLS>PIRS,臺灣例外。
   同樣是說明文,數位比紙本低了20分。可能顯示
2.臺灣學生資訊能力的自我評價,國際排名最後。
3.只要用電腦30分鐘作功課或學習,就有明顯差異。
  (33%不在使用電腦;55不在學校使用電腦)

因此,未來教師可以在教學部份可加強:

整合不同網頁的訊息

增加網頁的使用經驗

比較不同的網頁資訊

批判性思考網頁內容


【 CARE數位閱讀策略】


示例:煙會說話(散文)
延伸擴散模組~文學/感性文類

C連結~設計自我提問以連擊知識或生活經驗。
例:炊煙裊裊學生不懂,教孩子思考:
「可以從上下文推測裊的意思嗎?」
「我對作者說的內容熟悉嗎?」
「我曾有類似的經驗嗎?」

A評估~這些網頁資料的可信性如何?
例:文中的百合花制度學生不懂,可以透過關鍵詞來檢索,若查百合花就不夠精準了。
教孩子思考:
我如何以精準的關鍵詞檢索?
我如何確認這些資料的有用性
這些圖文影音可以幫助閱讀嗎?

R重構~用重構而不用摘要是因為資訊比較複雜,需要整理,以各種方式呈現自己的知識體系。
教孩子思考:
我如何挑選有用的網頁資訊

我如何整理摘要重要的內容

我如何組織與編排擷取的內容

例:文中的傳統文化概念可以用組織概念圖整理,再以自己的話書寫。





E延伸~離開文本而延伸其他相關主題,進行思維探討,進行小專題的研究,拓展理解。
例:文中探討到原住民的矛盾和掙扎,可以上網搜尋相關的內容,可能是保護遺產、自我認同等。

【 小結】
當數位閱讀是個不可擋的趨勢時,教師如何適時在課堂引導孩子成為一個跨讀者,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